淨空老法師,法名覺淨,字淨空,一九二七年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廬江縣,俗名徐業鴻。一九四九年旅居台灣。五四年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桐城方東美教授、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與儒佛大家濟南李炳南老教授,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十三年,而於佛教淨土宗著力最多。 一九五九年,法師於台北圓山臨濟寺剃度;以恢復聖哲倫理道德教育,弘揚大乘佛法慈悲精神為己任。至今講經教學已逾五十年,從無間斷。首倡「佛教」乃「佛陀教育」正名之說,大開印贈經典及運用影音設備、網絡、衛星電視普及仁慈博愛之全民教育的風氣。至今已印購六千五百套以上的《大藏經》贈送全球高等學府、國家圖書館暨各宗教團體。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,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,中國內學院院長。創辦華藏視聽圖書館、佛陀教育基金會與澳洲淨宗學院。指導新加坡淨宗學會創辦「弘法人才培訓班」。現今全球有百餘所的佛陀教育機構聘請法師為永久導師;成千上萬的聽眾,透過遠程教學向法師學習。
RSS iTunes2025-01-07
在日常生活當中,受一點氣、受一點欺負,消掉了;你要是不肯消,還記在心上、掛在口上,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,那是最可憐的,學佛學歪了。
積德修福,佛門裡面造容易;但是佛門裡頭造業,招來的負面果報也很容易。業因果報絲毫不爽,不要以為沒有,它真有。起心動念不能有邪惡,言語造作也要念念心善,吃虧是消災免難最好的緣分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受一點氣、受一點欺負,消掉了;你要是不肯消,還記在心上、掛在口上,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,那是最可憐的,學佛學歪了。小事會造成大惡,會帶來來世的災難,又何必?不如不學佛。 佛法修學就四個層次,信、願、行、果報。你要相信,信了之後你要明白,所以要解。解就是研究經教,研究經教能夠幫助你信心、幫助你願心,是一個層次。最重要的還是行,經教所說落行在日常生活之中,真管用;如果學了之後不能行,就是做不到,那造業很重,有很多事情明知故犯,甚至於犯了還不承認,那問題更嚴重了。行離不開戒定慧,從起心動念,那屬於行,行與解要相應、與戒也要相應。後面是果,果報現前。你要拿這四個標準觀察自己、觀察別人,你會看得很清楚,幫助自己提升,這就對了。如果自己要往下墮落,要提高警覺,怎麼樣把它化解。要真幹,不能幹假的。 現在佛教為什麼衰,衰到非常嚴重的關頭?佛陀教育沒有人繼承,十年以後、二十年以後可能就消失了,只有佛教的教學、理論,沒有人修行。行是什麼?行是戒定慧,非常重要!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能成無上道,無論哪個法門,總離不開戒定慧三個字。
DownloadPowered by Podcast Generator, an open source podcast publishing solution | Theme based on Bootstrap